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题:工地“信息流”蕴含大国经济投资活力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叶昊鸣
冬日的阳光下,位于贵州安顺的中铁二十三局黄百铁路红基隧道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装载机、混凝土泵车……各种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回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一千多公里之外,安徽东至县尧渡镇,当地干部群众正抓住农田水利建设的施工黄金期,调来大型挖掘机,加紧推进汪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大江南北,一个个建设项目工地上,各类工程机械的开工率和平均作业量,汇聚成反映各类工程项目投资热度的“信息流”,成为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参照。
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18号厂房”内,基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遍布全国的上百万台挖掘机、吊装设备、混凝土机械等设备的大数据,汇聚成实时更新的“挖掘机指数”。
透过大屏看,最新的“挖掘机指数”彰显大国基建的稳步推进,映射投资活力:
2024年,各类机械设备中,最忙碌的要数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吊装设备,开工率达到72.91%,位居大类设备榜首。挖掘设备、工程设备开工率分别为58.87%和54.21%,忙碌指数位居第二、三位。
此外,从全国看,23个省份工程机械综合开工率超过50%,其中安徽、浙江、江西、海南、湖北、四川、福建、重庆、广东等省份开工率超过60%。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得益于“两重”“两新”等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政府投资持续发力,带动放大作用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明显回升。
挖掘机销量,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基建投资的回暖。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的统计,2024年12月份销售各类挖掘机19369台,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销量9312台,同比增长22.1%。
与“挖掘机指数”相呼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多项与项目施工建设和投资相关的高频数据也反映了向好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较三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31个省(区、市)中,18个省份四季度工程机械开工率较三季度上升。四季度,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29.1%,较三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
此外,作为反映项目投资强度重要先导性指标的工程项目中标热度指数也在2024年四季度快速上行,同比增长10.3%,其中12月份同比增速为30.5%,增幅较11月份扩大16.8个百分点。
“四季度上述多项指标呈向好态势,显示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不断发力显效,持续推动各类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随着更积极的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落地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投资的韧性和内生动力,更好发挥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主任魏颖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明确指出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近期以来,各地铆足干劲,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动力:
向东看,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重要项目常泰长江大桥建设进入冲刺阶段,1600多名建设者在浙江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进行大桥水下基础和桥墩墩身施工;
向西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两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
向南看,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项目建设紧锣密鼓,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以每天30多米的吊装速度推进;
向北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基本完工,枢纽周边“两横四纵”路网雏形显现……
“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已基本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也已提前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不断增加的政府投资,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3.6万亿元。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40%。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一系列新谋划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
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
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
下好投资“先手棋”,更好发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惠民生、防风险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必将持续激发内需潜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